,此之谓乎”郑云“二者恕也,孝也”者是。
已练可以弁冕。(此说诗衰正失,非谓礼当然。弁,礼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ue18b,周曰弁。加旒曰冕,主所以入宗庙。\ue18b,况甫反。)
[疏]注“夏曰”至“曰弁”解云:即郊特牲云“周弁、殷\ue18b、夏收”是也。注“加旒曰冕”解云:何氏以为弁冕之形制一耳,但加旒为异矣。注“主所以入宗庙”解云:以其文冠故也。
服金革之事,(谓以兵事使之。)君使之,非也。(非古道也。)臣行之,礼也。(臣顺为命,亦礼也。此与君放之非,臣待君放正同,故引同类相发明。)闵子(闵子骞,以孝闻。)
[疏]注“闵子骞以孝闻”解云:出论语也。
要\ue2af而服事。(礼,已练,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要,一遥反。)
[疏]注“礼已”至“乎带”解云:间传文。
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既,事毕。言古者,不敢斥君。即,近也。)退而致仕。(退,退身也。致仕,还禄位于君。)孔子盖善之也。(善其服事,外得事君之义;致仕,内不失亲亲之恩。言古者,又孙顺不讪其君也。不言君子者,时贤者多以为非,唯孔子以为是。孙,音逊。)
[疏]“孔子盖善之也”者。盖,犹是也。言于此三事,孔子皆善之。其三事者,初则要\ue2af而服事,次则谓君为古者,后则退而致事是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据曹取之不书。济,子礼反。)
[疏]注“据曹取之不书”解云:即僖三十一年“取济西田”传云“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何氏云“鲁本为霸者所还,当时不取,久后有悔,更缘前语取之,不应复得,故当坐取邑”其济西田本鲁物而曹取之,不书之矣。
所以赂齐也。(鲁所以赂遗齐,故称人,共国辞。遗,唯季反。)
[疏]注“鲁所”至“国辞”解云:谓一“人”字,齐、鲁共有,何者?鲁人篡弑,以地赂人;齐人失所取篡者之赂,皆合称人故也。
曷为赂齐?(据上无战伐,无所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