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顷,音倾。)
[疏]“顷熊者何”解云:欲言是妾,卒葬备书;欲言夫人,与君别谥,故执不知问。
而者何?难也。乃者何?(谓问定公日下昃乃克葬。)
[疏]“而者何”解云:鲁公夫人薨葬多矣,此独言,故执不知问。注“谓问定公日下昃乃克葬”解云:即是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是也。然则言乃之经,不干此事,而于此问之者,正以葬时遇雨废葬,而乃异文,是以连而问之。
难也。(礼,卜葬从远日。不克葬见难者,臣子重难,不得以正日葬其君。)
[疏]“礼卜葬从远日”解云:即曲礼上篇云“丧事先远日”郑注云“丧事,葬与练祥也”左氏传云“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旧典之遗存也。
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下昃,日\ue4bf失久,故言乃。孔子曰:“其为之也难,言之得无讠刃乎。”皆所以起孝子之惰也。雨不克葬者,为不得行葬礼。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故不得行礼则不葬也。鲁录雨不克葬者,恩录内尤深也。别朝莫者,明见日乃葬也。。讠刃,音刃。莫,音暮。)
[疏]注“孔子”至“认乎”解云:论语文。引之者,证难言之事,必须讠刃而言之,似若臣子不得正日,虽言重难,亦须讠刃而葬之。注“所以起孝子之情也”解云:谓春秋言而言乃者,所以起见孝子之情,重难有浅深故也。注“鲁录”至“深也”解云:欲道外诸侯葬多矣,而无不克之文者,以其恩浅也。注“别朝”至“葬也”解云:谓日中与昃。然则朝莫犹早晚也。
城平阳。
楚师伐陈。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月者,善宣公事齐合古礼,卒使齐归济西田。不就十年月者,五年再朝,近得正。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明虽事人,皆当合礼。)
[疏]注“月者”至“西田”解云:即下十年春“齐人归我济西田”是也。注“不就”至“合礼”解云:何氏之意,以为春秋之道,祖述尧、舜,天子五年一巡狩,诸侯亦五年一朝天子,是以桓元年注“故即位比年使大夫小聘,三年使上卿大聘,四年又使大夫小聘,五年一朝”是也。然则诸侯自相朝,虽文不著,若欲以朝,亦不过是也。宣公五年“春,公如齐”今九年春又如齐,乃五年之内,不得正尽五年,故曰近得正。言近者,不正是之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