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云:即四年“秋,公如齐”五年“春,公如齐”是也。
冬,十月。
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疏]“春卫侯”至“来盟”解云:不书日月者,桓十四年夏“郑伯使其弟语来盟”之下,何氏云“时者,从内为王义,明王者当以至信先天下”然则成三年“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苟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亦是来盟而书日月,彼下注云“书者,恶之。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二国既\ue24a礼相聘,不能亲信,反复相疑,故举聘以非之”是其恶,故不举重而书日月之义也,是当文皆有注解。
夏,公会齐侯伐莱。
秋,公至自伐莱。
大旱。(为伐莱逾时也。为,于伪反。)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其言至黄乃复何?(据公孙敖不言至复,又不言乃。)
[疏]注“据公”至“言乃”解云:即文八年冬“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是也。
有疾也。(乃,难辞也。上言乃复,下有
', ' ')('\n
卒,知以疾为难。难辞,乃旦反。)何言乎有疾乃复?(据公如晋以有疾乃复,弑耻,以为有疾无恶。)
[疏]注“据公如”至“无恶”解云:即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传云“何言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注云“因有疾以杀,畏晋之耻”是也。
讥。何讥尔?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闻丧者,闻父母之丧。徐行者,不忍疾行,又为君当使人追代之。以丧喻疾者,丧尚不当反,况于疾乎?顺经文而重责之。言乃不言有疾者,有疾犹不得反也。敖不言乃者,明无所难为重。敖当诛,遂当绝。)
[疏]注“顺经文”至“难为重”解云:正以传不言大夫以君命出,遇疾而还非礼,而言闻丧徐行而不反者,是其顺经文而重责之故也。注“敖当诛,遂当绝”解云:以敖违命罪大,故当诛。诛者,罪累家也。遂前虽弑君,而宣公不以为罪,直以当时行事而责之,责其奉命不终而以疾辞,故当绝其身而已。
辛巳,有事于太庙。
仲遂卒于垂。仲遂者何?(据不称公子,故问之。)公子遂也。(自是后无遂卒,知公子遂。)何以不称公子?(据公子季友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