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灭国例书月者,恶其篡而罪之。今桓公功足除其灭,是以不月,故云不坐灭也。而灭谭灭遂皆月者,是时未足以覆之也。略小国者,欲道既讳不言齐,知是谁灭?而不书月,又以略小国故也。
秋,夫人姜氏会齐于卞。(卞,皮彦反。)
九月,公至自会。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会曹伯、卫人、邾娄人伐齐。(月者,与襄公之征齐,善录义兵。)
[疏]注“月者”至“征齐”解云:正以侵伐例时故也。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ue410,齐师败绩。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之?(据甲寅卫人及齐人战。\ue410,鱼辇反,又音言。与伐,音预,下“不与”同。)
[疏]“宋公”至“故言伐”解云:谓宋公但与伐而不与战,故不得举重,是以两举之。注“据甲”至“人战”解云:即庄二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传云“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彼注云“战序上言及者,为主”是也。
与襄公之征齐也。曷为与襄公之征齐?(据齐桓公霸者,犹不与征卫。)
[疏]“与襄公之征齐”也。解云:谓使征而正之。征是上讨下之辞。注“据齐”至“征卫”解云:即庄二十八年春“卫人及齐人战”是也。
桓公死,竖刀、易牙争权不葬,为是故伐之也。(不为文实者,保伍连率,本有用兵征伐不义之道。刀,音\ue1b2。为是,于伪反,注同。)
[疏]注“不为文”至“之道”解云:其为文实者,即上元年春“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传云“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其二年“城楚丘”之下,亦复发文实之传矣。今此经何以不言宋师伐齐,传云此公也。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征。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征。诸侯之义不得专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不道者,力能征之,则征之可也。正以诸侯本无专封之道,是以元年二年之经,皆为文实,以保伍连率,本有用兵征不义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