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听我的。”
带教老师回头对同学们说:“谢谢阎同志。”“谢谢阎大爷!”同学们听到中午竟然能分到一个鸡蛋,可别提多激动了,那感谢声,震耳欲聋。
阎大爷又吩咐王德明,“德明,你带孩子们去仓库,先把行李放好,再帮着检查下他们的穿着,做好劳动保护。”
“行。”王德明点点头,对着带教老师说道:“您带着孩子们先跟我来。”
“哦”带教老师看着王德明的气质不像是普通农民,身上虽然也穿着麻布衣服,但是却很干净整洁,也没有一个补丁,问道:“您是?”
“哦,我是村里长大的,现在在京城工作,特意回来收麦子的。”
“同学们,这位同志进城工作之余,也不忘回来麦收,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带教老师马上发现值得教育的点,马上对着同学们喊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吃粮食也不能忘记农民的辛苦付出,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学生们异口同声。
“好!”
所谓仓库其实就是之前的地主大院,平时也充当互助社办公和开会的地方,大院前面一片被石碾子来回碾压的光滑的泥地,就是晒谷场。
此时已经有社员把凌晨割回来的麦子一边用木质的脱谷机来回的摇动,把麦穗上的麦粒脱下来,再均匀的平铺到晒谷场。
把学生们带过来后,自然有村里的妇女们帮着把行李先统一放好,又挨个检查是不是穿的长袖长裤,脖颈有没有搭毛巾,是不是穿的拖鞋等等。
可别小看这些细节,只要身体有部位裸露在外,时间不用长,一天就会晒的脱皮,还会被麦秆划伤。
妇女们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