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村里能烧窑,好多人家都新盖了瓦房;基本家家户户都养猪,还有几家专门养牛、和驴、骡马等大牲口的。
除了烧窑的几座山外,山都种上了各种的树木,有果树也有核榆树、槐树之类的,盛夏之时增添了绿色,不再是解放前光秃秃,灰突突的山包——没办法只要靠近人群居住的地方,山都砍的光秃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柴火,又能自用又能卖钱.我小时候就砍过柴。
不仅如此,在村里新修的土路排水渠两侧也种满了榆树和槐树。
之所以种多种榆树和槐树,是因为春天的时候可以吃榆钱饭,槐饭。
这些都是王德明的建议,多种树,多种草。草则是从公主坟那边买来的苜蓿草,苜蓿的嫩叶人可以吃,茎秆还可以喂牲口,做青贮。
别的事情做不了,也改变不了,也就只能帮助乡亲们到这了
至于家里藏粮,少部分还行,多了.王德明家因为不缺钱,交完公粮后一直没卖,被乡里的干部几乎天天到家里做工作,最后卖给国家粮店了。
再说这个时代,无论是麦子还是稻谷,能储藏的时间也就2年.时间再长跟糠一样,营养也就没有了。
社员们各自归家后,家家户户袅袅炊烟升起,空气中隐隐约约可以闻到各种香气,葱饼、炖鸡、腊肉,农家积攒了半年的好吃的,纷纷拿出来给当家的青壮汉补充营养。
王德明家也是,儿子回来,干妈王淑琴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消下去,和面烙饼,炖鸡。
再从自家的园子里拔点葱、小白菜,摘点生菜、黄瓜,配上王德明特意从天源酱园带回来的黄豆酱,一桌丰盛的晚餐就准备好了。
粗茶淡饭最养人,王德明一手油汪汪的烙饼,一手新鲜的蔬菜蘸大酱,吃的是不亦乐乎。
“德明,你多吃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