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号院,院子里带孩子的王奎氏从椅子上站起来微微下蹲请安:“四哥。”
“嗯,老八媳妇,你身子骨还好着?”
“托您的福,好着呢。”
“那就好,现在家里边也顾不上你了,老八走的早,你这边多亏了常二哥照应着。”
“是我福薄.”
“嗐,咱们都活着就挺好,新中国、新气象,新政府也是负责的,咱们总归都有口吃的。”
荣四爷掏出一点钱给了王奎氏,“我这还有点钱,你拿着平时销着,继续带孩子吧,我回了。”
跟常老头送走了荣四爷,王德明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上,拿出一个新本子,用钢笔郑重的在封皮上写下两个字:《活着》。
王德明如有神助,灵感如同泉涌,一个悲惨的故事逐渐在笔下成型.抱歉了余华老师,你这么天资横溢,不差这一本了
当然考虑到时代的因素,最核心的主题一定是红色的.
不知不觉,王德明就写了一下午,直到听到院子里姐姐跟婆婆和大姑姐说话的声音,才惊觉已经是日落西山。
“奶奶,姐,您二位回来啦。”
“嗯,回来了。宝珍,我回来前打电话订了“普云楼”的盒子菜:熏鸡、清酱肉、小肚,一会儿伙计送来的时候你结下账。”
“好的,奶奶。”
“今儿晚上都烧什么了?”
“中午德明叫了“惠尔康”的鸭子,阿玛和荣四爷分了一半,孩子们分了一半,还剩了些,鸭架子我又热了热放一些熬白菜、粉丝和木耳,主食是栗子面的饽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