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票的造车新势力,早期基本都是找传统汽车厂商合作的,都是努力好久之后,等到了新能源彻底发展起来后才陆续拿到相应的造车资质。
但是海蓝汽车呢,可没有找什么传统汽车的合作商,而是直接投资研发,然后修建工厂,最后按部就班申请造车资质,然后获得了批准,一切顺利的不像话。
而这些,都是徐申学过往的诸多成功经历,尤其是个人所附加的高科技属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当初徐申学说要搞电动车,而且还是高度智能化的辅助驾驶电动车的时候,人们是真的相信他能弄出来,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支持力度。
之前搞可回收火箭的时候也一样……普通富豪或企业想要自己搞商业航天,还要自己修个商业火箭发射场,在多地方修建观测站,并租用远洋测量船,甚至订购两艘远洋测量船。
这些操作,换了普通企业过来连去哪里申请都不知道。
但是在南门航天里,一切都顺理成章,并且还大量租用了现有的诸多航天设施。
而到了现在,人们又听说徐申学要搞商业空间站计划,一开始认为他脑子坏掉了,然后认为他异想天开。
但是在开始的震惊,质疑之后人们却是开始正儿八经的讨论起来了徐申学搞商业空间站可行性。
不少业内的专业学者也参与其中,不过得出来的结果并不太乐观。
因为空间站这种项目和火箭一样,都是属于比较敏感,特殊性的东西,基本不可能从国外获得相关的技术支持。
南门航天要搞这些东西就只能从国内获得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国内的航天技术说实话也就那样,虽然做到了载人航天,并发射了空间站实验室上去,获得了一些技术成果了。
但是距离真正的空间站还是有一些技术差距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