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先下手为强
当正德皇帝的中旨传出京城时,黎安的奏本才不急不缓的送到司礼监。
在明朝,奏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个人名义上奏的奏折,称为“奏本”,其他类都称为‘题本’。
“题本”里的内容多为公事,禀报皇上,或着是有公事需要皇上定夺。
奏本则是以个人名义通过官员直接递给管门官员,由管门官员再传递给皇上。
奏本在皇上没看之前,是不会公开的,也不会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黎安作为镇守太监,他知道自己在文官之中不受待见,自然不会写奏本让人家看笑话。
所以他写的是题本,因此直接转到镇守太监的管理部门·司礼监。
可张永一看到这东西就来气,直接扔在了地上,骂道:“不光是个蠢货,还是个懒鬼!出发时日都是同一天,人家的奏折都到了三日了,圣旨都到了天津,你们的才来,还有什么用?!”
周围侍奉的小太监们纷纷低头,不敢触怒张永。
张永发完火气之后,摆了摆手说道:“拿出去烧了吧!不必呈上,徒增笑话。”
“是。”
与此同时,江西鄱阳县乐亭镇内,随着欧藏华对水军的严格治理,小镇也逐渐恢复了生气。
由于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再加上欧藏华本人在安仁县和姚源县培养出来的声望,使得周围鄱、余、贵、乐、安、姚六个县的商户们愿意相信他,纷纷将货物拖到乐亭镇码头来出售。
来自安仁县的红与葛粉、来自姚源县的婺绿茶和龙尾砚、来自余干县的黑芝麻与蒌蒿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