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然而到了我鞑清,连这么粗糙的计算方式都无了,以至于鸦片战争时纯靠炮手目测.
现在有了《岱宗如何》作为参照,那么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首先,可以将其中一些内容剔除掉,比如武功门派这一点在火炮面前意义不大。
接着,就是需要加入一些内容,比如风力计算、炮口仰角、炮身温度、炮弹飞行距离等等。
日照光线、敌人动向这些则保留下来。进行修改之后,欧藏华再一看,这玩意儿是《岱宗如何》,但又不完全是,可以叫《岱宗如何2.0》。
万幸华夏古代人才辈出,唐朝著名道士李淳风,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为一身,他所写的《乙巳占·侯云法》中,就明确将风分成了十级:
所谓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八级拔木树和根,再加上无风与和风。
正好天门道长也是道士,这就叫专业对口。
但是在温度计量这一块,却是华夏所欠缺的。
欧藏华所知道的,只有春秋战国的手工业技艺著作《考工记》有过记载,工匠们根据火焰呈不同颜色,来进行冶炼操作的规则。
也就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推测高温计量,不同火焰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
然后让人无语的地方来了.
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挺特么精准,因为不同物质的汽化点不同,金属加热时会生成不同焰色的气焰。
所以工匠们一看火焰的颜色,就知道下一步要干啥,根本不需要温度计那东西。
不过好就好在,欧藏华现在是明朝正德年间,全世界都没有像样的温度计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