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毕业进行编号退役。
对社团有贡献的社员,可终生保留编号,立志于改善贫困生条件,互助团结友爱,完成学业,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个老师都有点懵,这有点厉害了啊,这个社团建立起来,影响太大了。
好一会,招生办的老师才接着问:“李同学,勤工俭学社有了总部,那日常开支怎么解决,难道要贫困生捐款?”
“嗯,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已经考虑过了。
勤工俭学社将兴办内部报刊,只在高校进行发行,刊登一些勤工俭学的趣事,以及各自的生活经历,分享学习经验等等。
报刊不是无偿的,不仅对社员支付稿费,也会把盈利用于报社的运转,以及资助贫困生。
同时社团也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各个单位的赞助,金钱方面会在报刊上公开,接受组织上的监督,我这个社长不拿一分钱。”
李治国想说他建这个总部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了逃课,但后来一琢磨发现用处很大。
文学社就是依托了报刊,才混得如鱼得水,能把全国的文艺青年串联起来。
就好比《人世间》里边,远在近千公里外的吉春那地儿的周蓉,读书期间都跑到京城来搞串联了。
就是因为看了文学社报刊上边的诗文,这可以仿效啊!
在场几个老师吞了吞口水,又问了句,“那最开始建设场地的费用呢?需要学校赞助吗?”
“不,我个人出资!我还有一点积蓄,正在考虑是申请买下一座大型四合院或是一栋楼,作为社团总部。”
李治国心想这不就又提前拿下了固定资产吗,房子不能买卖,但他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