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找补。
另外像是生瓜子,今年是不敢想了,没得卖。芝麻酱,每户到过节可以购买一两,只够尝尝味。
茶叶也限购了,每户一两,单身汉两钱,也就是十克,这是一年的量,你敢想?
就这还没到最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回过神来,洗漱完,就去了粮站,今天二十七号,可以购买下月的粮食,之前因为阎埠贵换过白面,所以家里快没棒子面,关响和京茹要断粗粮了啊。
“同志,下月的定量不变,下下月有变化,表格在这儿,您看一下。”
粮站的同志指了指墙上张贴的告示,今天才通知下来的。“哟,这还涨了啊。”
李治国看到上面写的八个档次定量划分,相当于也对应了农村八个等级的口粮。
他是第三类的轻劳动力,原本定量三十六斤,上个月二十五斤,现在涨到二十七斤了。
阎埠贵是脑力劳动者,属于第四类,所有公私合营店员都是这一类,有些还没有第五类的大、中学生定量高。
这会,普通居民也涨了一斤半,到了二十一斤定量,每天终于有七两主食了,不过退休后的老年人只有十八斤定量。
再往下就是,婴儿、少儿、儿童。
等到了十月份,关响满了六岁,朝阳满了三岁,定量都会增加一个档次,算是好事了。
“同志,我问一下啊,粮食减产,怎么还涨定量了?”
李治国问出了疑惑,这不对劲啊,而且还没到红薯上市的时期。
“是这样的,秋收的情况比预计要好,定量就涨了半成,听说是抽水泵起了大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