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他兴趣的,是有个别官员上疏谏言三公乃坐而论道之官,不宜空缺。今司徒、司空有缺,当择贤补之。
这也他唯一执笔私奏的案牍。
因为这份上疏让他想起了,太尉司马懿马上就要归朝了。
是故,他的建议是“臣惠窃以为,宜听之。三公典调和阴阳,不可虚也”。
以曹叡的聪颖,定能品咂出他的意思——有“举朝之望”之实的司马懿就要回来了,得择选元老重臣出任司徒司空制衡一二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小事,是近日有人宣扬他的美名。
缘由是前些时日那些告病求去职、请托外放的中军将佐,在曹叡的暗示下,被有司以极高的效率得偿所愿了。
空出来的职位也陆续补全。
被夏侯惠点评过那十一位将佐,皆如曹叡所言一一委以实际职权。
朱术,这位被压制了数年、郁郁不得志的功勋之后,被擢为虎贲中郎将的部属右仆射了。
虽然俸禄不高,但职责却是宿卫侍从,也有机会领兵随天子御驾亲征,非亲信贵戚者不可担任。
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入天子之眼了。
日后无需担忧没有转迁的机会,且外放之时还将以比两千石起步。
就是有一点不好,虎贲中郎将隶属光禄勋。
他仍不改受蒋济的节制。
但他也很满足了。
在领到调令的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