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那假佐应声自去时,还很体贴的知会道,“下官这就过去太极殿。侍郎署屋的左侧厢房,便是书佐与令史署公处,若侍郎有他事,尽可问询。”
“好。”
夏侯惠步至案台后就坐。
应该是旷工太久的干系,案几上的摆设很简洁,仅有笔墨、封漆与一赤纹盒子;案几边侧下也放着些许空白的竹简与布帛,关乎朝政的案牍一卷都无。目光大致扫过,略带好奇的打开赤纹盒子,却发现事空的,也不知作什么用处。
本就不打算插手中书监庶务的他,索性闭目养神了。
他是在回顾着昨日校事送来的、关乎洛阳典农部的档案。
校事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仅在他叮嘱了史二的隔一日,所有资料档案明细都系数送过来了。
如此效率,应是因为先前导致杨阜不了了之的缘由,牵扯到天子自身的干系,故而曹叡还令校事阴察过罢。
也从中可以看出,曹叡对此事耿耿于怀。
而对于夏侯惠而言,则是,若自己在接手此事之时提出的要求高一些,清查与处置时手段激烈些,应也是没有问题吧?
昨夜与丁谧一并查阅资料的时候,丁谧就提及的这点。
他很敏锐的指出了,清查士家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且不可能以常规手段就能破局的——杨阜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故而,夏侯惠若想打开局面,就得请曹叡给予足够的权力。不是奏免人事上的权力,这点以曹叡的聪颖,毋庸提及都主动会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