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依附夏侯惠、并日后有成为夏侯惠腹心的机会。
早年互通书信以及后来通过观察,让司马师知道,夏侯惠的才智并不逊于自己。想在对方身边安插自己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又或者说,是无法做到的。
如此,促使吴应主动投靠过去,就是退而求其次的好办法:以吴应的心智,他想操纵并使之影响道夏侯惠,办法不要太多。
至于,吴应日后能否被夏侯惠倚为腹心嘛~
成则喜,弗成亦没有什么损失,以司马家的底蕴,还不至于缺一个吴应。
正月,泰山郡山茌县言黄龙见。
太史高堂隆以为魏得土德,故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尚黄。
过二日,转护军将军蒋为光禄勋、加侍中职如故;以讨辽东公孙战事罢了,罢夏侯惠镇护将军职,转为中护军;故镇护将军司马陈骞,转为中护军司马。
诏令既下,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复请言,以中书监署庶务繁琐、中书侍郎之缺不可久为由,再次请天子曹叡擢官佐以补。
曹叡令尚书右仆射卫臻,依职察才而举。
卫臻举中护军夏侯惠兼领。
对此,曹叡一改让庙堂诸公共议的作风,径直准奏,以此罢夏侯惠给事中加官。
其实吧,庙堂诸公也不会反驳的。
有资格计议这种事情的人,都已然人老成精了。
哪会猜不到刘放与孙资的请言也好、卫臻的举荐亦罢,都是天子曹叡私下授意的,就走了个名正言顺的流程而已~
若说影响,至多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