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什么事情都是利弊共存的。
听你劝,我也是卖了夏侯玄一个人情,算是给曹爽那厮埋下一颗种子了。
不管这颗种子是否能生根发芽,都能令他膈应好一阵子。
要知道,被浮华案罢黜的人,因为有夏侯玄与何晏的引荐,有一半聚集在曹爽身边。这帮子人,个个汲汲营营于仕途,最善于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了,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卫公以良言教诲,实乃爱护在下也,何来多事之说?”
夏侯惠冁然而笑,拱手致意而道,“且卫公乃我魏国砥柱,行事自有缘由,在下虽心中不解,但也不至于惶惶不安而汲汲求解。若卫公愿解惑,在下便洗耳恭听;若弗愿,愚钝如在下,亦不敢聒噪。”
“呵呵~稚权莫以言激我。”
不由,卫臻摇头笑了起来,“你若愚钝,何来讨平辽东不臣之事?”
驳言罢了,他顿了顿,又横生一句感慨来,“朝野皆谓稚权乃庙堂莽夫,而今看来,名不副实耳!”
对此,夏侯惠笑了笑,没有说话。
卫臻也不没指着他谦虚或辩解,随手捻起一枚干果放在嘴里细嚼着,脸色的笑意也随之慢慢收敛,待咽下去后,便如此作言道。
“蒙陛下信重,老夫居右仆射之职,掌选举事。而今,中书侍郎一职,自王基外出为太守后,便一直空缺着。倒不是我魏国缺乏才俊,无人可用。老夫、尚书监与令,尚有其他公卿,皆曾举才补缺,然而陛下皆不允。如此,老夫等人皆知,陛下已心有所属矣。”
说到这里,卫臻举目过来,“而待稚权自辽东归来后,陛下便私下谓我,言中书监与令署事得当、精力犹足,中书侍郎之缺,只需举一人兼领即可。”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