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觉得自己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众人却是对他的意外参与满心欢喜,期待着他能当个“嘴替”。
因为他们都觉得夏侯惠表丁谧从征有功之事,属实是太可恶了!也太令他们为难了!
就是为难。
庙堂是否对丁谧录功与如何封赏,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首当其冲的就是所有被浮华案禁锢仕途的人。
准确来说是这些人的父辈。
比如现今就参与计议的刘放、孙资与卫臻。
他们都圣眷正隆,在庙堂中举足轻重,几乎能参详所有军国大事,但他们的儿子也在禁锢之列。
所以对他们而言,今日讨论的结果就是一个契机。
丁谧若是能被解开禁锢了,那么意味着他们的儿子也可以——夏侯惠能做到的事情,以他们的权柄想依葫芦画瓢,不过举手之劳。
是啊~
私心稍微重了些的刘放与孙资,其实是挺欣喜夏侯惠搞这出的,只是不能将心思表露出来。
甚至还要避嫌,以免让人茶余饭后,非议他们是私心重于法度。
所以他们二人在进入九龙殿就坐后,就保持着缄默,等着其他人给出看法、看各人的反应之后,自己再斟酌得失利弊给与建议。
而素来守身甚正的卫臻,倒没有多少欣喜。
相反,他还觉得夏侯惠此举实在是太胡闹了。
促成浮华案的司徒董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