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督的步骑还要精锐一些。
但他很快就将一层不安放下了。
还没有真正临阵过,鹿死谁手尚未知,没必要自堕威风。
况且,他是辽东军中最坚定的主战派之一。
自公孙模与张敞之后,他就是驻守在乐浪与带方郡的最高将率了,也是辽东攻伐高句丽与韩濊的实际负责人了。
将近二十年的戎马生涯,令他对魏国半点好感都无。
试问,魏国对辽东有什么恩义可言呢?
在高句丽与韩濊入侵乐浪、掳掠百姓的时候,以承天命自居的魏国庇护过辽东士庶吗?
在天灾饥荒的时候,魏国以粮秣活过一位辽东子民吗?
什么都没有做过,凭什么让辽东易主呢!
要知道,没有自公孙度以降的数代人努力,辽东或许早就成为高句丽的疆域了!
杨祚并没有想将辽东四郡,从中原王朝的版图中划分出去的想法。
但他觉得魏国在没有征服蜀吴二国之前,没有真正证明代汉是天命所归之前,就不应该来打扰辽东的安宁。
他是土生土长的玄菟人。
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大义,他就知道自己桑梓乡亲的期盼是生活安宁、温饱得继,不被胡虏与外族所欺凌。
这点,公孙家族数代人都做得很好。
所以魏国遣兵来征讨,就是不正义的、是他应该要坚决抵抗的。
这也是公孙渊私下嘱咐主将卑衍,可趁着魏军到来之时寻机会试探性野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