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诸如此类的指摘还有很多。
无需多想,便能猜到这些流言蜚语都是魏国细作散布的,但却令公孙渊有些焦头烂额、心力憔悴。
因为他无法遏止这些流言的传播。
更无法向士庶们解释,不管他有没有悖逆之举,魏国终有一日会遣兵来攻辽东——以代汉承天命自居的魏国,必然会致力于大一统、以全复昔日汉帝国的疆域为使命奋争,不可能一直容忍公孙家族割据辽东的。
但他能意识到这点,并不意味着士庶们也能意识到。
又或者说,士庶们即使意识到了,也会选择性的忽略掉。
因为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迎来战火。
在魏国大军压境、战火漫天来之际,在面临死亡威胁与家园即将被毁的恐慌之时,辽东士庶们只需要一个发泄怨恨的理由、一个承担罪责的人。
至于真相如何,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想平息这些怨恨与消弭这种指摘,唯有将战火拦截在辽水西侧、将来犯的魏军击败,让士庶觉得他能庇护他们的家园安宁才行。
所以,公孙渊选择留在了襄平城内。
稳住城内人心之余,也为前去辽燧却敌的兵将们“看护”家小,让他们心无旁骛、勇而无畏的迎战。
当然了,他也私下嘱咐过将率卑衍、杨祚作战计划。
扼辽水修缮防御工事而守,这是肯定的。
但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是以少量兵马与魏军小规模的野战一场,试探一下魏军的战力。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