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而没之忠烈,怎么能不对其后人多些圣眷以免寒了元勋之心呢?
更莫说,先前气量狭隘的魏文曹丕在位时,还做出了挟私寻隙欲诛杀宗室曹洪、不顾朝廷法度赐死鲍勋之事,已然令朝野士庶腹诽曹魏政权刻薄寡恩了~
如此,身为天子的曹叡自是有所感。
故而他在心中衡量了一番后,便改变了辟散骑侍郎的人选。
刚好,曹纯的子嗣单薄,而曹仁的子侄年齿并不是很适合辟为散骑侍郎。
也正是这个缘由下,当侍从将夏侯渊诸多子侄的现状录于书呈上之后,他这才发现早就在洛阳无有名声的夏侯惠,在诸宗室与功勋子弟竟是如此卓尔不群。
亦无巧不成书。
在夏侯渊的后辈子侄中,以夏侯惠年齿最长且尚未步入仕途,宛如冥冥之中注定的不二之选。
不过,曹叡毕竟先前已然有预选之人了。
是故在辟夏侯惠为散骑侍郎后,也对其小作试探一下。
打算观其性情品行后,再决定是否将之当作社稷重臣来培养。
如若夏侯惠如夏侯玄那般自矜,那就将之左迁,用先前自己意向的人选替换。
而若夏侯惠为人可堪留用待日后擢拔,那便将此事告诉祖母卞夫人,让其多些开怀,亦算是略尽孝道了罢。
洛阳城外,邙山。
此时已至黄昏,斜阳缓缓堕入连绵山峦的怀抱,天际晚霞如火,余晖洒落在山林野中,让前来交游踏青少郎与女郎“人面桃相映红”;鸟雀敛翼低掠而过,鸣叫着归来山林,山脚次第坐落的屋宅,陆续升起了袅袅炊烟。
郊游踏青的夏侯惠也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