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便以才学见称,但不及早亡的夏侯荣有“七岁能属文、过目不忘”之能。
年十岁时,父夏侯渊阵亡于汉中,惠随长兄夏侯衡在许昌城外守丧,除服后归居京都洛阳,以文见长,名声渐显。
年十四,郊游踏青于偃师,泛舟于洛水。
骤逢大风,舟覆,溺,一时气绝。
后复苏,并发温病,恍惚呓语频发、所言怪异,众弗知其意。
七八日未愈,日渐危。
家人请太医治。
太医往视之,束手无策,唯配以汤药灌入,辞曰:“风邪入体,寒邪入骨,非针石可及。恕老朽无能,少郎存活与否,唯天意耳。”
家人哀之,欲为之设坛祭祷。
未行,惠竟自愈,然犹如离魂,不能自已。
复后数日,终有神智,行举如旧。
此后惠寡言少语,尤喜武事,闭门勤读兵书习弓马,不复有属文扬名、与他人同宴辩论钓誉之事。
时人皆不解。
或有曰:“昔仓舒与幼权俱早慧,号神童,皆年十三而亡。今稚权逢厄,遂闭户守拙,乃畏天不假年乎!”
会母丁氏丧,守孝。
年十七,孝满,长兄夏侯衡欲表天子为惠求职。
惠辞曰:“年少学浅,才识不能理一邑,武略不能治一伍,安能登天子堂。”
家人欲求公卿女妻之。
复辞曰:“丈夫生于世,当求建功立业、名录青史耳!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