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先是大旱,再有就是王均平起事,现在更有了梁温这种军阀,以至于整个中原的百姓,大量流失,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东逃,逃到了江南道,逃到了金陵府。
人口就是资源,再加上李云建设新城,需要大量的人口,对于这些流民,几乎可以说是来者不拒,以至于短短几年时间,金陵府人口便实现了倍增。
萧恒看着李云,赞叹道:“真是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家父这一次除了让我来金陵给府公送人,还想让我跟府公好好学一学,家父说,府公在东南,都已经开始自行科考了。”
这位范阳的少将军感慨道:“这在范阳,在河北道,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各地的节度使,军头,在制度建立的程度上,都远不如李云,甚至不在一个层面上。
比如说,大多数地方军阀,节度使,控制地方的手段,多是通过军队,或是通过跟地方官员的利益绑定关系。
而他们跟读书人之间的关系,多是通过招揽读书人为幕僚,进入自己的幕府,给自己出谋划策,理论上也就是个参谋团。
跟李云在江东建立起来的文官系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能跟李云在建制上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武周朝廷了,而朝廷,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李云笑着说道:“还是少将军你会说话,比青州那位少将军,说话中听多了,正好,今天我在跟手下几个将军议事,他们此时都在后院,我带少将军去,跟他们认识认识,混个脸熟。”
“少将军去是不去?”
萧恒又惊又喜:“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说罢,他对着薛韵儿欠身行礼,就要跟着李云离开,李云也看向薛韵儿,笑着说道:“夫人,这些人就交给你了,你把她们安顿下来,详细的事情,我随后再跟夫人细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