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朝廷,给彻底构建出来了。
也就是说,今年选出来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李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基石。
之后的十天时间里,李云跟杜谦,还有来自于京城丽正书院的陶文渊陶先生,以及一众丽正书院的学生们,一起定下了试题。
依旧是分成六部科,农事科。
不过今年,李云多加了一门,就是时论科,让这些读书人写一些对于时局的看法,可以畅所欲言的去写。
而这些考生的案卷,到最后由陶文渊等人粗拣一遍之后,再由李云跟杜谦,细细看上一遍。
不过,陶文渊还有丽正书院的那些学生,学的都是儒家正宗,他们的一些思路,跟李云心中所想,是全然不一样的。
他们的审阅标准,跟李云自然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事情,不能全部交给他们去办。
李云,杜谦,卓光瑞,到时候都会从那些落选的答卷之中,随机抽查,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漏网之鱼。
也就是说,未来半个月甚至大半个月时间,李云都会很忙。
不过即便如此,李云心里也很清楚,这科考阅卷的权柄,到最后还是会掌握在这些读书人手里。
毕竟,他李云只有一个人。
但是,他还是想尽可能,把科考的题目,往务实上领,将来这一批选拔出来的官员,也尽量把他们领到务实,事功这条路上来。
这样,将来等这一批人,成长到科考考官这个级别的时候,他们带出来的人,也多少会往务实上走。
至少李云这一代人会是如此。
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模样,会不会转变为务虚,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