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给东江军造成不小伤亡的狠劲。
可现在只剩下他们这五千人,面对毛文龙所率领的近五万兵,那无论他们再怎么拼命,也必然是被东江军轻松消灭。
刚才拼杀,至少还有一点希望。而现在拼杀则注定改变不了结果。
这种无法抑制的沮丧和失落,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斗志。
刚才要拼命突围的狂热退潮,这些鞑兵似乎觉得就这么直接被杀还省些力气,有些人甚至直接丢下了刀枪。
纵使还有一些死硬到底的鞑兵,?兀自要困兽犹斗,也独木难支,很快就被东江士兵解决。
就这样,毛文龙用最小的代价就解决这五千多鞑兵。
易承惠、陈继盛原先对毛文龙的安排还有些疑惑,觉得既然已经把包括黄台吉在内的建鞑头目都堵在这里,为何还要轻松放过。
现在却有些明白他的用意。
刚才若是死战硬堵,纵然能成功,也必定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战斗。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这是建虏最后的生死之战。
但让出一条逃生之路,无形中就是把鞑军原本炽烈鼓胀的战意,给刺了一个泄气的孔。
让鞑军的战意迅速转换逃意,
被截断的最后那五千人也陷入绝望沮丧的心情中,这让东江军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围歼这五千鞑兵。
而毛文龙当然也不会只满足于歼灭这五千人,当真放过黄台吉等鞑子头目,此去沈阳还有四十里地。
只需沿途两侧安排下埋伏,不断袭击。
即便每次都只能耗损鞑军几百几千,加起来也必定数量可观。
等鞑军疲累已极,再最后总攻,这样就可以较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
毛文龙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安排的。
黄台吉率领的鞑军逃出猪耳山还剩余三万五千多,去沈阳途中,又不断遇到早就埋伏在两侧的东江军的袭击。
每次袭击规模不大,但总是把建鞑主要头目放过去,把殿后的两三千鞑军给缠住歼灭。
黄台吉此时自然也明白东江军的险恶用心,想要停留在一处,专门歼灭沿途埋伏的明军。
却又怕停留在一处,被前后的明军主力过来合围,那时还是被围歼的局面。
就这样等黄台吉领军达到沈阳北面十里处时,他所率鞑军只剩下两万多了。
原本指望在沈阳的莽古尔泰派军出来接应
向前派出的鞑子哨探,这时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