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听到这里,就知道他们确实制备了纯度较高的氧气。
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大发现,而且基本上是宋应星和薄珏两人合作发现。
这个发现的关键并非来于自己的提示。
而恰恰是宋应星在中对提出空气中有元气之尘,动物呼吸才能存活的假说,以及空气中有水神能促成与火质结合从而激发燃烧。
只要给他提供条件,让他去设法验证这两个假说,就能导向发现氧气。
而能制备出氧气,也一点都不奇怪,并不像自己原本想的有多超越于这个时代的水平。
实际上中国的道教炼丹家已经反复做过把水银炼制成氧化汞,再把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水银的事情。
古代炼丹家所说的丹砂,可以是指硫化汞,也可以是指氧化汞。
当强调只用水银一味炼制还丹,不加入硫磺的时候,那所涉及的就只是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
如葛洪说的“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这里的丹砂就是指氧化汞。
只不过炼丹家没有考虑这个过程中释放气体的影响。
而宋应星结合他自己提出的理论,把炼丹家、炼药家做过的事情重复一遍,很容易就能发现加热氧化汞,能释放出氧气。”
再加上薄珏制备玻璃仪器的巧思,制备出氧气来就是水到渠成。
不过水银有毒,长期接触的话,对身体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有害影响。
自己还是需要提醒一下薄珏和宋应星,他可不希望大明这两个格理学人才因为水银中毒而早逝。
于是先祝贺两人道:
“两位爱卿这项发现,可谓前无古人,可以铭刻青史,流传千古而不朽。”
宋应星和薄珏听到皇帝如此高度评价,也都喜笑颜开。
朱由检继续道:“不过两位爱卿,这水银乃是道家炼丹常用之物,朕看一些抨击炼丹的书中,常说这水银有毒,所炼丹药人服之,不但不能长生,往往让人暴毙。以后若要制炼这元气之尘,可否不用这红粉霜,改用他物?”
宋应星疑惑道:
“陛下说这水银有毒,倒是不错。但目下臣等只实验成功用红粉霜,却不知道其他何物也能制出元气之尘?”
朱由检故意沉思了片刻,然后才道:
“这硝石发火极猛,或许内含有能激发火质的水神之气,两位先生何不试着加热硝石,观察是否能释放元气之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