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多大意义。
', ' ')('\n
夹了两三夹之后,他也就竹筒倒豆子,全部供认了出来。
就连后湖纵火案也承认是他策划的。
自从张溥、陈子龙等人被调去京城后,原定的复社成立大会未免有点群龙无首。
吴昌时本就野心勃勃,心想自己应该做几件大事,才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复社领袖。
正好朝廷推行战时新政,已经传到江南。
吴昌时就决定在南京造些大案。
一是给可能来南京督促新政的官员下马威,无暇他顾。
二来,借此煽动士子和市民的情绪,抄掠阉党余孽的家宅,让有赞同新政之意的士绅心生畏惧。
三来,也是展示力量,让朝廷怕江南陷入动乱,不敢过于强硬。
正好那时听得阮大铖曾经散布后湖黄册烧了反而是好事的言论。
吴昌时受到启发,决定就在后湖黄册上做做文章。
派了一个亲信收买了两个阮大铖的门客,这两个门客按照授意,成天请后湖岛上的库吏喝酒赌博,到了指定日子,再给这两个门客一笔钱,隐姓埋名逃往外地。然后再派人设法烧掉一间库房。
他派的这亲信却又自己生出心思,以为光烧一间库房不够轰动,效果未必有多强。
就又收买了一批水性极好的棍徒,乘夜开船进岛中,在所有库房都布下引火材料。到了白天再同时点火。然后乘着大火起来,一片慌乱之际,把船凿沉,人都跳入水中,游回岸边。
这后湖岛上的管理松散,要做到这点也并不难。
事后调查,只要发现阮大铖门客与众库吏来往结交的异常情形,自然容易把矛头指向阮大铖。
策划后湖案之后,吴昌时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最好再有一件刺杀案,更能点爆大众情绪。
他想起松江府巨商陈宗裕有一个致命把柄捏在他手中。
便起意让陈宗裕雇一个倭人刺客来南京行刺,之后只要陈宗裕死掉,倭人逃回倭国,那这案子就永无破获的可能。大可以尽情栽赃给所谓阉党余孽。
虽然这两件案子,远算不上天衣无缝。
但吴昌时自己看来,比起东林党前辈当年制造的那如同儿戏一般的梃击案,还是要强许多。
梃击案都能达到预定效果。
那自己制造的这两件案子,效果自然会更好。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