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
这就是明确把声波看成是类似于石头激发水波一样被物体震动引起的气波。
宋应星道:“陛下说的不错,人耳所闻之声,便是空气受激,震荡传递之气波,只是水之波浪可见,而气无形无色,便难以看见罢了。”
朱由检说道:“气波既是类同于水波,水波向前推进也需耗费时间,则气波也是如此么?”
宋应星眨了一下眼睛,说道:“理当如此,人在空谷之中大声喊叫,片刻之后,能听到回声,想来就是气波震荡,冲撞在山壁之上,又反射回来。由此可见这气波传递也需时间。”
朱由检说道:
“既然如此,先生可能测得这气波传递之速?声音有尖利与柔和种种区别,对应气波情形,先生可否也能探究清楚?”
宋应星苦笑,心想:皇帝要让自己研究的东西真是不少。
自己在气论中确实提出一些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但都要研究清楚谈何容易。
一旁的薄珏忽然道:“长庚兄,以愚弟之见,这声音只怕并非单只是气波?”
宋应星哦了一声,眼中光芒闪烁,看向薄珏:“那子珏的意思是……”
薄珏摇头晃脑道:‘愚弟以为万物震动之波,都可为声。最显然者,潜泳之人把头尽数没入水下,也能听到声响,此时这声音显然并非气波。再或者将耳朵贴于木头之上,敲击木头,也能听到声音。长庚兄要把声音探究明白,不如先从最简单的物体震动研究起。”
宋应星默默点头,薄珏的说法确实打开了他的思路。
朱由检也觉得薄珏的补充很不错,又加了一点提示:
“这最简单的绳子摆动也可传出波形,宋先生和薄先生不妨从这最简单的波形开始探究一下这绳波形状大小和传速之间的关系。”
宋应星恭敬领命。
朱由检觉得和两人就一些科学问题,讨论得也够了。
这物质守恒原理和燃素说、氧化说能开展下去,就打开化学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机械波的研究也能开辟物理学的新天地。
此外还有光学玻璃的应用,又可刺激光学的发展,望远镜刺激天文学,天体力学,显微镜刺激生物学的发展。
这都是能以点带面。
目前还需要循序渐进,光是这些课题能突破下去,就有很大作用了。、
科学方面就先让薄珏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