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龟兹的阳光带着温和的暖意,李琩重新振奋了精神。
用过早饭后,李琩召来高仙芝等人议事。
李琩先嘉奖了高仙芝他们这半年多屯田的功绩,然后才让大家总结问题,提出建议。
高仙芝上前道:“殿下,末将等结合这些年屯田的经验,对各军镇、守捉、烽戍的应屯田数量和人数,做了编制。”
说着,给李琩呈上奏议。
李琩接过来仔细看了看,逐渐皱起了眉头。
不过,李琩皱眉不是因为这个提议不行,而且这个提议很好。但是这个提议是根据安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和朝廷的要求有出入。
安西屯田这事,从李世民时期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近一百年,朝廷对安西屯田一直很重视。
但重视归重视,朝廷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安西的实际情况,然后就把其他地方的经验硬往安西套。
比如烽戍屯田,刚刚修编完毕的《唐六典》里面就有规定,每个烽戍人数在五到七人之间,屯田数量不少于八亩,完不成就要受罚。
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
安西地势广阔而又复杂,有些险要和偏远的烽戍,其戍边和哨戒的意义远大于屯田,这些烽戍配置人员只有二到四人,屯田也只有二三亩,这种情况就远远达不到朝廷的要求。但朝廷哪会管这些,达不到问责,一级级压下来,最后就全压到屯田士兵的身上。
士兵顶不住这个压力,就只有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