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皇甫惟明大笑,“朝廷之势,你还不懂吗?如若无钱财奉上,我如何登上朝堂?我不像你,九岁入宫,将门之后,仕途无忧。我虽出身安定皇甫氏,但朝中无人,每一步都需耗尽财力。”
王忠嗣道:“我朝科举入士,边将立功,只要有才之人,皆能获得重用,伱这话从何说起?”
皇甫惟明看了一眼向他们走来的李琩,摇头道:“李林甫这个小人,就是因为巴结了武惠妃,便一路平步青云,他有何才?有何功?”
“原来你对寿王殿下早有怨气。”王忠嗣叹了口气。
皇甫惟明道:“闲话少说,既然被你捕了,如何处置,悉听尊便。”
这时,李琩走到了王忠嗣和皇甫惟明跟前。
王忠嗣对李琩道:“寿王殿下,臣有一个请求。”
李琩道:“王将军但讲无妨。”
王忠嗣躬身,给李琩行了一礼,才道:“臣想和皇甫将军打一场。”
“可以。”李琩应了下来。
“多谢殿下。”王忠嗣说罢,转身对皇甫惟明道:“我知道皇甫将军沙场宿将,早想和我一战,不如这样,我们打一场,我若赢了,你告诉我吴司仓在哪儿,我若输了,我上书替你求情。”
皇甫惟明没有说话,沉默了会儿,对李琩道:“寿王殿下,五年前,吐蕃大败,遣使求和,当时末将是主和派。”
“我知道。”李琩点点头,“我还记得你当时的上疏:开元之初,赞普幼稚,岂能如此。必是在边军将务邀一时之功,伪作此书,激怒陛下。两国既斗,兴师动众,因利乘便,公行隐盗,伪作功状,以希勋爵,所损钜万,何益国家!今河西、陇右,百姓疲竭,事皆由此。若陛下遣使往视金城公主,因与赞普面约通和,令其稽颡称臣,永息边境,此永代安人之道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