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朝廷乐见其成,甚至御赐“天作之合”金匾,悬于这些勋贵联姻的府门之上。
\n
那些交换诗稿的书生,共修乐谱的琴师,同凿摩崖石刻的匠人……不过是在经年往来中,把“你们”与“我们”,熬煮成不分彼此的“咱们”。
\n
再往后,西梁帝王更替,仁帝岑策登基。他执掌梁玺后第一道旨意,便是将“翼梁一体”的铁律,焊死在国策的脊梁上。
\n
因为岑策本人可是实打实的半个北翼人。至今北翼百姓提起他,都还津津乐道,“梁国皇帝是咱们北翼的卫北小侯爷!”
\n
两国从百姓的烟火日常,到经济军事的完美融合,经历了数十载春秋。
\n
这条路绝非和风细雨的轻歌曼舞,而是刀尖舔血、暗礁密布的险途。
\n
期间经历的阻挠何止一丁半点,
\n
那是西梁遗老们捧着裂了纹的玉笏,夜夜跪哭太庙,咒骂“数典忘祖”,甚至以头戗柱,血溅丹墀。
\n
北翼的勋贵军府中,有将领摔杯怒斥,“混我血脉,弱我刀锋!”,更有人暗中勾结敌国,欲引外寇搅乱这荒唐的融合。
\n
市井坊间,谣言如毒藤疯长。
\n
北翼的煤烟污了西梁的风水!
\n
西梁的稻种会吸干北翼的地力!
\n
甚至为争一处界河码头,两岸商贾械斗,死伤枕藉,染红半江春水。
\n
最险的一着,莫过于“丁州兵谏”和“凤州兵谏”
\n
北翼丁州总兵钱莽,悍然扣押途经的西梁商队,更陈兵沿江,扬言“卫我北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