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可河北人依旧选择抵抗所谓的许都朝廷,不就是曹操太狠一口气屠了八万降军,以及民间对曹操错役制度的抵触?
在河北人吃够战争苦难之前,是很难低头服输的。
八万降军被杀,曹操最少还要杀死八万河北青壮,才能让河北人暂时搁置仇恨,冷静思考殊死抵抗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只要帮袁尚干掉袁谭,光是一个黎阳,就够曹操啃一段时间。
傍晚时分,魏郡郡守高藩的公文送到邺城大将军幕府。
邺城分为南北二城,中间是横流向东的漳水;南北二城城墙完善且独立,外围更有小城控扼道路、漳水充当卫星城。
所以邺城的防护体系是比较优秀的,能比邺城强的,也就之前的雒阳八关防卫体系。
现在的袁绍已经失去了理政的能力,由审配、逢纪、袁尚一同署理。
审配是冀州牧州府的治中,兼任大将军幕府长史;本人又族大兵强,比之当年的沮授、田丰,审配性格刚直、武断更甚三分。
以至于高藩公文入手,审配就将不高兴写在脸上:“这孙家子莫不是以为我河北衰亡,缺这位梁国相壮大声势?”
说着将公文递给一旁的逢纪:“元图,我有意放归袁涣,又担心寒了人心。”
如果人人都能劫持中原的郡县长吏来河北,自然好处多多。
逢纪扫视公文,嘴上就说:“予其厚赏,自不缺效仿者;至于袁涣,恐怕有人比你我更急着做人情。轻易放归,此人也难念河北恩德。不若请公子前往黎阳,再三相邀,袁涣即便不能从,也可送往白马津。”
“这样的话,公子会有求贤之名,袁涣忠名更甚,此利于两家之事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