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歌功颂德
人通过致良知的学习,所以和野兽不同,如果有人抛弃良知,那么就可以用对待野兽的手段惩罚他。
这就已经从个人道德的层次上升到国家治理,讲清楚了国家治理为什么能够因为个人道德来实施惩罚,也阐述了王明义‘学罚并重’政策的理论基础。
因此即使你是商家之道的修行者,但要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上,也应该‘致良知’,学习道德规范。
王明义继续说道,“为人尚且要‘致良知’何况是治人,因此臣请国朝取士,当设立廉政院,归属于太学院下,各省道学官管之,凡官吏升迁考核,需进入廉政院学习一段时日,短则几日,长则月余。”
理想说完了,王明义说到了实质。
七皇子李昊借助现在的局势,提出了恩科取士,收取百家的地方人才,这既打击了周铁衣,也打击了儒家的统治基础。
在难以推翻恩科取士的前提下,王明义大胆提出了让百家学习儒家思潮的方法。
虽然他用的说法很婉约,‘致良知’,时间很短暂,只是几天或者月余。
但是大家都清楚里面的意义,若这廉政院当真设立,以后官员们都要学习,那么会不会进一步衍生出官员们都要考核廉政学习?
更甚者,这廉政院如果说你廉政学习不过关,不让你任命该怎么办,到时候廉政院的权柄恐怕还要大于学部和吏部之合!
群臣听完这策论之后,一方面是惊讶于王明义这忠厚老实的表象之下,竟然比周铁衣的胃口还要大!
周铁衣不过弄出一个交通部,分了一部分工部的权力,若廉政院成立,恐怕以后学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要绕道走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