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心为物之始,物为心之用
金銮殿上,王明义侧过身,不敢受周铁衣全礼,而后开口说道,“古之圣人言格物致知,谓之一草一木皆有理,明知即为得道,因此能治天下。”
王明义同样从儒家的圣人言论开始分析,而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不过圣人却未说出‘理’为何物,我当日得了周侯八字,也尝试过格物,观院中之竹,想要得到其中的道理,用来治理天下。”
“但观之越久,实际上越发困惑。”
王明义微微皱眉,言辞神色配合身上的浩然正气,竟然形成一道道竹影虚像,将殿上众人带入他困惑的场景之中。
因为这涉及到儒学新的改变,所以作为太学院祭酒的张事忠没有置身事外,反而循循善诱地问道,“可是无法明晓其中的道理?”
他作为太学院祭酒,对于这篇《大学》‘格物致知’当然不陌生。
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诚意在格物。
这几乎囊括了儒家对于个人修行的所有要求。
但教了半辈子的书,在教授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给学生们解释‘格物’,这近乎是一种唯心的说法,类似于佛家的顿悟,道家的入道,有的学生看一眼,就能够明悟竹子的道理,让自身浩然正气产生变化,有的学生即使看三天三夜,也无法获得一点感悟。
“恰恰相反。”
王明义露出些许自嘲的笑容,“或许赖于天幸,相比于其他人,我反而领悟了许多道理。”
他说话间,周围以浩然正气形成的竹子虚影产生了变化。
“我首先结合儒家经典,明白为什么要以竹喻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