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索性将铺子出租出去,每个月的租金倒是也让他们生活的不错。
济宁夫妻俩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们都不是要求大富大贵的人,人也很容易满足,这样的人就比较容易开心。反正济宁就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每个月铺子的租金比他们夫妻两个人的工资都高。
而他们夫妻好像也没有什么大花销,他们平时穿警服,偶尔穿便装,以前二姨,现在是宝乐媳妇儿,每年春夏秋冬四季的服装都包了,他家小家伙儿衣服还没咋穿就小了。
更不要说什么年礼了,他们家每年收到的这些亲戚的年礼,都够吃好几个月了,过年基本都完全不用买东西。
谁让,他们是安分工作的人呢。
济宁他们夫妻比较安分工作,同样安分工作的还有戚玉玲家的老大柱子,不过他们虽然是安分工作,但是却面临下岗,九十年代各个企业的效益都不咋地。
他们夫妻索性第一批办理了下岗,第一批下岗,可是有不少补助的,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远见,但是架不住家里厉害的人多,大家一分析,夫妻俩一咬牙一跺脚就辞了工作。
现在两夫妻自己在市里开了一家婚纱摄影,还别说,生意十分不错。而戚玉玲家的老二文子则是在县里开了服装店,早就干起来了。不过他们夫妻抠一点,经常哭穷。
不过都是一家人,谁都知道谁的。
说起来啊,人也是欺软怕硬,别看文子夫妻俩整天哭穷,但是却从来不在二姨家人面前说,宝珠还是从济宁那里知道的。不过也不管她什么事儿。
他们也就是说一说。
至于其他人,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像是戚大哥一家就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