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站兑换。
布票什么的也没办法,不是全国通用,都是各地独自印发的。
所以两个人就让李长河多带了钱。
也是因为身上贵重的东西太多,朱啉才找关系帮他搞了这种软卧,也是运气好,正好遇到有出软卧的干部,补了差价。
至于补差价那点钱,李长河倒是不在乎。
出发前,他给各大杂志投的那些稿子很多又把稿费单寄回来了,加起来让李长河入账三百多块。
不差钱!
这年头的软卧一般是四人铺,两边上下铺,能坐的就是13级以上的干部,再加上华侨或者外国人。
京哈线是比较繁华的火车线路,出差的人很多,毕竟这年头的东北依然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工业重地。
李长河的包厢里面,一共三个人,空着一个床位,李长河这个运气好,是个下铺,空着的就是他的上铺。
火车刚开动的时候,几个人也闲聊了几句,但是慢慢的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这年头刚从某个时代出来,人都谨慎,尤其是当干部的,小心无大错。
火车上也没什么娱乐,李长河来的时候买了很多报纸,没事看上面的各种消息。
他也没去餐车吃饭,总共二十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忍忍就到了。
反正到了有人接!
他去之前给之前在北大门口认识的海文拍了个电报,对方很热情的回复他要去哈市接他。
嗯,不是虎林县当地,而是去哈市,这中间可是隔着几百公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