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已经很久不过问他的工作信息了,李长河也乐的如此。
他有自己的年代规划,只是在这个年代,注定有些与众不同。
而父母虽然看在眼里,但是什么也没说,也从来没有催促过李长河,只是让他安静地待在家里。
投给人民文学的稿子依然没有见报。
一个月
两个月.
那篇稿子就像石沉大海了一般,再无消息。
倒是李长河投给其他杂志的稿子,开始有了回音。
这些稿子,李长河写的都中规中矩,看他们喜欢发什么,他就投什么,没有很刻意也没有很尖锐的去表现一些东西。
所以有的稿子被收了,但是价格不高,像给燕京文艺的稿子,才给了千字4元的价格。
也有的直接给他退了回来,毕竟风向不明,可以说如今各个地方的社会生态都不一样。
李长河也不在意,退回来的稿子,上几分钱,找新的杂志继续投。
这些稿子,前前后后又给他带来了七百多块钱的收益。
因为李长河写的最少都是万字起步,哪怕最便宜的三四块钱,过稿之后稿费也有三四十元,多点的动辄是八九十元的。
他的生活开始变得规律,中间穿插着跟朱啉的通信。
慢慢的李长河发现这个时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通信了。
因为好多现实相处中不适合或者说不敢说的话,在信件里可以大胆的表达。
两个人的第一封信还有些中规中矩,但是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