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水泥路的成本如何倒是不难计算,但是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虽然知道两地的距离,但是这其中的变数太多,如果没有具体的测量根本无法给出数字。
毕竟无论是开山还是搭桥,这里面的成本根本无法计算。
姚广孝看到周忱这样子,可能是猜到了周忱的想法,顿了一下又问道:“眼前的水泥路花费的钱粮如何?”
这个问题显然和刚刚的问题属于两个级别了,周忱闻言忍不住松了一口气,立即就道:
“仪凤门至江边码头,距离大约是在四里左右,一共用了五十位工匠,前后包括测量以及修理,根据每位工匠的技艺熟练程度,每个工匠每天的酬劳大约都在两百文钱,一共耗时六天,所有工匠的酬劳是六十两银子。”
“另外还有雇佣的民夫,一共有两百余人,每人每日薪酬大约在五十文钱,一共是四天时间,所有民夫的酬劳共计四十两银子。”
“另外还有沙石不记成本,水泥的成本一石大约在二十文钱,共计一千六百石,也就是说共计三十二两银子,此外还有征地等各种补偿,也有百余两银子,因此这条水泥路的成本大约应该在三百两银子左右。”
“三百两银子?”
这和数字一出来,不仅是姚广孝这个和尚呼吸都屏住了,一旁的朱高炽也是微微愣了下,然后不可思议道:
“如此一来,如果不计算其他的成本,如开山搭桥这些,应天至顺天的的水泥路,在两千里左右,而仪凤门至江边码头是四里路,四里路三百两银子,也就是说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成本应是在十五万两银子。”
周忱闻言露出苦笑,一时间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毕竟这个账如果是这么简单就能计算的,刚刚姚广孝问,他也不会给不出答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