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本书,其实说起来和这三本书内容大差也不差。
换句话说,用这本书,和用《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三本书来做启蒙教育区别不大。
这样的书籍放在这个时代做启蒙教育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这却并不是朱瞻基想看到的,就拿《千字文》来说。
全文总共一千字,除了一个“洁”字重复了一次外,,其他的无一字重复,意味着学会整篇千字文,便能认识九百九十九个字。
但是这其中的难度其实是可想而知的,有些文字本就极为相似不说,整篇文章虽然对仗工整,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可以当做识字的规律。
想要牢牢记住每一个字,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去死记硬背。
倒背如流都是基础,甚至只有做到随便念出一个字,就能立即准确的想到这个字的位置这种程度,才算是学会。
然后才可以学《百家姓》,《三字经》。
所以别看这个时代什么社学,义学等等一大堆可以免费学习的学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识字的人,却并不多。
固然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有机会入学,为了生存,也只能放弃。
但是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所谓的启蒙教育门槛太高。
就算有老师教,但是也不可能一个人一个字的去教,
如此一来,没有极高的天分,没有课后的辅导,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基本也只是空谈。
就算努力的,花费数年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