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想到这他们一个个就差点看到这些个读书人把口水都流出来了。
但是偏偏挎包里的报纸又卖完了。
“什么?你这里也没了?”
一些来的晚的人,一连问了几个小罗卜头,听到这些小罗卜头的报纸都没了后,顿时有些捶胸顿足起来:
“哎,都怪银川小娘子,非要和某拉拉扯扯的,不然某岂会错过?”
“这郑老不愧是咱淮西的大儒,这《夜赠李柘》写的就是好,你看这两句“秦淮人家酒欲浓,云泼月色登枝头。我与繁花千千树,陌上归人待旧人。”好诗,好诗啊!”
街边一处青楼门口,一群买到了报纸的人,当街就打开了报纸,看到兴趣处,顿时就大声念了起来。
旁边还围着一些没买到报纸的人,听到这人念,就更觉得心里痒痒,偏偏这人念诗又不念完,就那么掐头去尾的一念,一些人听的恨不得直接把这报纸抢过来才能一消心头之恨。
而且这里买到报纸的人不止一个,有人喜欢诗词歌赋,也有人喜欢朝廷时政,还有民生地理。
看到那念诗引起了这么多人注意,顿时也有人高声道:
“你们看头版时政,第一条,五十九代衍圣公孔缙,十七日北上面圣,居然弃笔从戎,此事是真是假?”
衍圣公的名声在读书人中还是十分巨大的,听到这话,立即就吸引来一大批人,一个中年男人拿着报纸,仔细看了一遍这人的话,点点头道:
“应当不是假的,这报纸本来就是太子殿下所办,这其中的内容,便是可靠的,另外你看第二段,这里不是说了吗?皇上被衍圣公言行感动,特下圣旨,只要衍圣公与阵前杀一个蛮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