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那就犯不上为它兴师动众了。
', ' ')('\n
”
“万岁,其实不然。”杨约奏答,“阳关以西,虽说瀚海无涯,但并非不毛之地。二十本国所在,皆为荒漠中的绿洲,彼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尤其是少女,高鼻蓝目,肌肤细腻,别有一番风韵。”
“如此说,朕倒要亲往一游。”杨广又动了巡幸之念。
李渊又加规劝:“万岁,西域相隔万里,途中少有人烟,饮水困难,不可轻动万乘之尊。”
杨广有些不喜:“李卿,朕不过是随意而言,你何必当真。”
“万岁,臣以为当去一游。”杨约极力鼓动,“西域路途虽险,但古来商贾不绝,且有三路可通。即自敦煌起,北路走伊吾,中路出高昌,南路下鄯善。如今我大隋国力强盛,击败西突厥、吐谷浑,轻而易举,则西北二十七国必将归属我朝。万岁将建千秋伟业,功绩彪榜史册。天赐良机,不可失也。”
“杨卿之言,甚合朕意。”杨广对杨约大加褒奖,“杨约进言有功,功在社稷,赏赐锦帛五百段。”
杨约离座跪倒谢恩:“万岁万万岁!”
至此,杨广坚定了经营西域的决心。
公元608年,杨广派杨约为抚西正使,宇文化及为副使,率一千人众,出张掖下高昌,向西突厥领地进发。时值初春,若在洛阳已是紫燕穿柳浪,彩蝶舞花间了。而西北陇右的河西走廊,却依然残存着寒意。队伍早起出行,薄霜还依恋着枯草,远处的雪山,高昂着苍苍的白色头颅。劲风卷着飞沙,扑打着行进的人马,骆驼、马匹都艰难地移动着四蹄。待太阳渐至中天,人们又都纷纷扒下了皮裘,解开了衣扣,还是感到干热难当。放眼望去,遍地黑石块腾起缕缕热气。宇文化及鼻孔开始流血,他信手摘下挂在马鞍上的羊皮水口袋,送到唇边就要饮水。
向导伸手拦住:“将军,在戈壁滩行军,水就是生命,一旦迷路,也许天走不出,带的水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能用的。”
宇文化及舔舔干裂的嘴唇,无言地把水口袋送回。
杨约强咽下一口唾液,忧心如炽地问向导:“此地距高昌城还有多少路程?”
向导看看天色,辨辨方向:“不出意外,也得明日下午方可到达。”
燥热,使人们没有更多的话要说,队伍默默地慢腾腾向前。无论人畜都只有这一个信念,即必须向前。只有向前才能生存,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