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自顾开脱,恨其无能,抢过话来,“高俊有本章来,参奏平陈元帅按兵不动,心怀不轨,朕要调回晋王勘询,改派太子继任。”
独孤后冷笑几声:“万岁怕是误听谗言吧?”
“哼!”杨坚不肯示弱,“朕并非轻信高俊一面之词,大军出发之日,就已派人暗中
', ' ')('\n
跟随,传回的消息一些不差。”
“噢,原来万岁一开始就信不过晋王。”独孤后反问,“既如此,当初你为何把帅印授与广儿?为何不让太子挂帅?”
杨坚回敬一句:“彼一时此一时也。”
“万岁,你不能误中奸计,被人离间。晋王暂不进攻,是事出有因哪。”
杨坚既定认识不变:“他拥兵自重,分明包藏祸心。”
“万岁,广儿不肯盲目进兵确有道理,逆陈不能小视,国有大军数十万不说,且有长江天险,轻率进攻,一旦败绩,岂不悔之莫及。”
“不要为他开脱了。”
“万岁,有晋王奏本为证。”独孤后递过。
杨坚手拿本章,仔细审阅。杨勇一旁暗暗叫苦,原以为设计周密天衣无缝。谁料杨广买通了母后为之说情。可是杨广又是如何获悉自己与高俊这一密谋的呢?高俊、姬威都不可能告密,那么除非是在府中走露了风声,除非是元氏那贱人通风报信。杨勇在胡猜乱想。
独孤后见杨坚看罢多时仍不开言,便催问:“万岁,如何?”
杨坚合上本章:“晋王所奏,不无道理。看来兼听则明啊。”
独孤后笑了,她笑得很美,像朝霞中绽开一丛鲜花。
杨勇感到形势不妙,打算开溜:“父皇母后,没我的事了,儿臣告退。”
杨坚挥挥手:“走吧,以后若有用你之处,自会召见。”
杨勇巴不得这一句,扭身就走。
“见地伐,你且转来。”独孤后叫住他。
杨勇很不情愿地转回身:“母后还有吩咐?”
独孤后用鼻子哼一声:“就这样走了。”
杨勇后背直冒冷汗:“母后的意思是……”
独孤后心中说,早就想教训教训你,碍于亲子,不忍下手。想不到竟还敢同我作对,这次说什么也要让你尝点苦头:“太子,元帅没做成,可以当一回使节。”
杨坚不解其意:“爱妃,派他去哪里?河东、陇右两地刚刚派走钦差,其他地方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