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风景都在那状元林中。我不是状元,但我会亲手种下一颗树。因为我知道,我的恩师终有一日,会回到这里,看到我种下的那颗树。
赵耘的两位夫人拒绝了赵佶的安排,带着小康儿回到老家丹阳陪伴老母亲。赵耘老母亲深居简出,只道自己的儿子在京城为官,有小康儿陪伴,含饴弄孙,老怀大慰。两年之后,安然而去,临终之时,尚有妙语,老妇不争气,不能多活几年,害得我儿要辞官守孝。贺暄与王烨无官职之累,分别从京城和浏阳赶回,只为代兄弟赵耘守孝三年。
司马小剑不曾随着姐姐走,却去了杭州。在司马善和司马瑜苦劝之下,小剑打消了深入辽国的念头,整日跟着史涛的商船往黄海而去,与那女真做贸易。她的心中坚信,瑜哥哥不会说错,他姐夫唯一的出路便是在那里!
两年之后,崇宁八年六月,大辽隆州城外的军营。
赵耘挥汗如雨,骑着马儿挥舞着马刀在校场上来回的冲刺。骄阳似火,却阻止不了他的决心,每日的操练他已整整坚持了一年。
荫凉处的军士指指点点,笑着道:“无论怎么练,终是花架子,我只三个回合,便让他跌下马来。”
“如何用得了三回合,我只需一拳,便让他下马,哈哈。”
“我说他一个军师,练那些作甚,还想上阵杀敌不成?”
“就是,赵军师出谋画策那是高明,逼得那女真苦不堪言,若是杀敌,还是免了吧。”
辽士们的取笑,赵耘自然知道,却不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他逃出生天所必须的。
操练完毕,赵耘回到帐中,吩咐道:“取些梨子来。”
赵耘一边脱衣服一边挥走道:“放下就成。”
待那军士出去,赵耘立马走到放梨子的筐子前,细细翻捡起来,终于,被他找到一个,只见上面有着淡淡的字样,仔细一看,正是一个“剑”字。
今年以来,不知怎的,隆州有许多卖梨子的,打听之下,才知道是大宋商人从南访行船贩运而来。赵耘心中明白,他的兄弟们果然领会了他的意图。
赵耘三两口啃完了梨子,用力扳开梨核,不出他所料,里面果然有一张纸条。
赵耘细细看完,象往常一样,将纸条塞入了口中吞下,心中狂喜。
入夜时分,陪着耶律淳下完了棋,江耘神色如常的告别,出了营帐,他的双腿已经微微战抖。
回到营帐之中,赵耘掌着灯,将对付女真的后续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