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月葳瞪瞪,姜清清小院点中有月桂与桅子花,时值六小亡叭尚早,桅子花却开的正盛,清香淡雅怡人。江耘坐于院中,与姜清清相对,看着她点火焚香,素手微调,动作不急不缓。
琴音终于响起。一如初闻时的清丽。此刻的江耘却早已换了心境,心中的烦恼与忧虑不曾减弱半分,只觉琴声嘈嘈。
姜清清不曾抬头,却似乎感受到了江耘的情绪,便双手按琴,停了下来,清声道:“看来江学士的确心有所忧,连琴都听不下去了。”
江耘长叹一声。抬头看着姜清清的眼睛,说道:“清清姑娘见谅,江耘失礼了。”
姜清清好奇道:“清清尚不曾见过江学士心忧至此
江耘道:“此事实不可对外人言。江耘有功亏一篑之忧。”
“江学士朋友众多,定能分忧解难
“此无解毛死局。江耘不能因此而拖累其他人。”
姜清清默然无语,两人静坐与夜色之中。
“清清自小艰苦。和母亲一起流落风尘。每每有伤心无力之事,求于寺院。院中的菩萨说不得话,菩萨跟前的和尚却每有慰心之言。他说,芊行尽心。无愧于已,那便足够了
姜清清的声音平和淡然,轻轻的说来,仿佛暗夜之中的花香。
江耘纵然心结未解,亦不敢拂了佳人的好意,施了一礼,道:“多谢清清姑娘的开解。夜色已深。不敢再叨扰,江耘告辞。
看着江耘步履沉重地离去,姜清清轻叹一声,在心中默默地祝福道:“但愿江学士吉人天相,能解了这个危局
暗夜的树影之中,6匡的双眼微闭,紧抿着嘴唇。脸上写满了忿恨之色。自己从江南赶回,风尘未洗,急急跑来见姜清清,却让他看到这一幕。
江耘啊江耘。半个月之后。我看你如何收场。
崇宁四只六月初十,朝廷下圣旨,以童贯为辽使。江耘为副,五日之后出使辽国,商椎两国互市之事。这只是明面上是旨意,朝中众臣心中却都清楚。此番赴辽,远不止表面上如此简单,岁币之数,西北之事才是其中之关键。宋军在青唐之地的胜利,让西夏感到了紧张,今年二月,西夏遣使李造福求援辽国,辽国便派了使看来大宋调停。
一直以来,辽国与西夏唇齿相依,三月间,耶律延禧更是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西夏国主李乾顺以固同盟之情。
是以,此次辽国之行,虽说承了童贯的情,江耘亦不免心中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