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耘相信,若真是让他筹划,事情说不定还真能成功。
司马瑜问道:“此次来,某必须先确认一件事
', ' ')('\n
情,江大人意下如何?”
江耘心中思量,不敢贸然答应,踌躇着应道:“非是江耘推脱,此番潭州事务网上了轨道,若因此起了风波,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且如此行事。未免不够光明正大。”
司马瑜不以为然道:“敌退便是我进。新法若出了变故,更能彰显江大人新制之妙。蔡贼若下了台。那党碑便竖不了多久。”
江耘却仍是犹豫,心中想着那蔡京可不是这么容易下台的。
司马瑜急切道:“当年三国西蜀之败,便败在国险民怠,是故诸葛孔明以攻代守,便是去除那一份安逸之心,江大人新制虽有小成,却局限于两湖之地,河北、京畿、江南等钱粮重镇,却在敌人之手,虽有圣眷,奈何远在京城,时长日久,定然淡薄。若是满足于眼前小利,无异于孤城自守,岂能不败?”
司马瑜这一番话,无异于醒糊灌顶。将江耘彻底浇醒。正如他所言,自己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却忘却全局之势,仿佛一盘不对称的棋局。边角之地经营得再扎实,怎奈中原的大龙已是腾挪辗转,其势越来越大。又想起历史之上,蔡京在赵估的手下为相十数年,反对新法的呼声再高。也不曾因此而废除。今时今日之局,即使自己不犯错,怎奈积年累月之下,蔡京阵脚愈固,到头来也只怕是满盘皆输。司马瑜的最后一句话,更是触动他心中隐密的心结。虽有圣眷,奈何远在京城,时长日久,定然淡薄!英明的君王尚且如此,更何况他是赵估!
司马兄妹见江耘如入定一般,呆呆地不说话,便说道:“事关重大,容我等商议一番。”
江耘却豁然起身,毅然道:“不用商议了,便这么定了。瑜先生之言。解我心中大结,江耘在此谢过了说完,起身深深一揖。
司马瑜连忙起身让过,紧走一步,楼着江耘的手臂客气道:“妹夫,自家人,莫要见外了。”
司马啸亦感慨道:“瑜兄弟果然如当年一般,是个智囊人物。老哥也谢过了。”
司马瑜乐呵呵道:“啸大哥总算原谅小弟了。”
司马倩深感欣慰,笑道:“这才象一家人哩。两个大男人,尚这般记仇。早该和好哩。”
司马瑜重新落座,问道:“年后正是知府上京叙职的时候,江大人这一趟总是要去的。若是江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