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人所有的条令便要了他们的命。
那些田产众多的乡仲或者富户代我们心中暗恨,传说中江知府偏心穷人的说法果然没错。那最后一条,更是狠辣之极。若是不租于那些佃户们种,荒芜田的两季,也就是一年,便被他收了去。如此一来,不由他们不出租,生生从他们口中夺走了二成的收入。
想到此节,那些地主们心中早就有了打算,不是表决吗?不同意就走了。除非你拿出官威来,不顾代我们的民意,强行通过,却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然而,大多数的农人代我们却明白江知府的心思,官爷这么做是为了抑制兼并,考虑到众多少田或者无田者的利益,将心比心,都是从田间辛劳中过来的。心中倒是对这条法令充满敬意。
江耘好整以暇的注视着乱哄哄的会场,将许多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心中默默计算着代表的比例。这一条附则从河南照搬了过来,却不知能不能通得过。
果然,决议之时。并未形成一边倒的形势,赞成的代表虽然占了多数,却未到三之二的比例。一些代我们的言辞激烈,声称这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之举。更有甚者,举了活生生的例子。
“知府大人。小人攒了家财,网买了几亩良田。如此一来。彼非血本无归?”
江耘却有准备。肃声道:“本官所虑,乃是州县之根本,贫者无耕种之田,生活无着。必成动荡不安之因。富者良田美舍,盘录无度。长此以往。实非社稷之福。今行此法,而是为了调和矛盾,防止贫者愈贫。然诸位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本例可再加一句,对于田产颇多,无力亲自耕种而又不愿出租的,官府将按市场价格统一收购。五等之中,最佳的上田每亩八贯钱,最次两贯。”
江耘此言一出。举众哗然,看来,知府大人是铁了心要行这个条例了。好田每亩八贯钱,倒也不是强买。
下面有代表小心翼翼的问道:“江大人,这官府统一买了田,却作何用?”
江耘答道:“问得好,今年潭州大熟,想来明年的青苗钱已不是燃眉之急,本官想行个改良的青苗法,贷出去的不凡,儿农。便是这些收回来的官田。便以田中青苗为保。贷一寺要田地扩大生产却暂时筹不出钱来的农户,除田赋外,再加收二成的利息钱。待明年秋收之后。若能筹集买地钱。此田便归其所有,若筹不出来,则收回此田
江耘详细的解答着代我们的各种疑问,讲到口话燥。换来的成果便是第二次表决之时齐举的手臂,已远了三分之二之数;尽管还有一些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