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就是这样,对名声有着极度执着的追求。
无数人可以为名声动辄自刎而死。
自然也可以为名声而好好对待子民。
好在赵括是个追求实际的人,只要贵族能做到,他并不在乎对方怎么想,都会送上掌声。
但在巡游的过程中,赵括发现了国家真正的问题。
贵族掌握着管理的任免权。
同时,官吏的一举一动根本没有人监督。
赵括看到了百姓沉重的赋税,看到了无止尽的劳役,看到了官吏对百姓的欺压和逼迫。
所以,他向赵王提出了监督官吏并且通过评选来任免官员。
但这个建议,遭到了国内大贵族的反对。
古往今来,对官吏监督和任免的权力都掌握在君王以及宗室贵族的手里,怎么能够交出去呢?
罕见的,赵王犹豫了。
与此同时,一个青年回到了赵国。
青年名叫赵七月,是赵王的弟弟,《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的小儿子,之前在齐国做质子,随着赵国国力的增强,回到了赵国。
赵七月自幼受宠,性格嚣张跋扈,目无王法。
他回到国内我行我素,多次触犯法律,很快就招致了以赵括为首的朝堂势力的不满,双方发生了很多次的冲突。
好在赵七月有赵王的保护,总能够平安无事。
双方的矛盾,实际上是赵国宗亲的贵族力量,和赵国改革派势力之间的斗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