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蘸本想让金镛出手去劝一劝,毕竟严格论起来,金镛对倪匡可是有知遇之恩。
当初正是在他的鼓励下,这个南下偷渡的倪诓才能在《明报》,以“卫斯理”为笔名写小说,自此靠着卫斯理系列而发迹,之后曾代金镛写《天龙八部》等小说,给张彻写《独臂刀》等剧本。
金镛说:“你们都了解倪诓的性格,我们现在去劝也无济于事,难道不是吗?”
“金兄说得不错,何况阿振已经在报纸上公开地批评《鬼吹灯》,显然有撕破脸的征兆。”
蔡阑建议他们就不要掺和方言和倪诓的是非当中,免得夹在中间,两边都难做人。
黄蘸道:“唉,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金镛也很无奈,《鬼吹灯》只有一部倒也就算了,怕就怕在接下来还有,那可是要跟《卫斯理》系列打长期的擂台赛,只怕到那个时候,倪诓和方言的误会和矛盾只会越来越升级。
“不谈这些了,我们还是聊聊方言吧。”
蔡阑道:“话说我们三人当中,唯有我到现在还没和这位内地大家见上一面。”
“该怎么形容他呢?”
黄蘸称呼方言为“妖孽”,“这人在文艺领域可以说是全才,不但懂小说、懂诗歌、懂散文、懂电影,更是在音乐作词的造诣上,也丝毫不逊色于我,另外在吃的方面,肯定也不比你老蔡差。”
“这是自然,光是在《舌尖上的中国》上所展现出的对美食的理解和感悟,就让我钦佩不已。”
蔡阑拱了拱手,希望黄蘸和金镛找个机会,帮自己引荐给方言认识。
“那吃的方面,就由你来做东!”
金镛这话一出,黄蘸、蔡阑两人也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