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涨一次,多几块钱。
当然这是工人,编辑转正不用这么久。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到时候,等社里申请的指标下来之后,就可以给你办理转正,成为我们的正式一员。”
周雁茹拿出了准备好的招工表。
方言没有急着填,而是问什么时候入职?
“要等到该走的程序都走完。”
周雁茹说年前办好,让他年后来上班。
“我明白了,谢谢周老师。”
方言提笔,认真填写。
“你慢慢填吧。”
周雁茹笑道,“哪里不懂的,可以问我。”
然后喝了口水,“这两天你要准备一下,《文艺报》要对你,还有我们编辑部做一个采访,主题是‘反思文学’。”
配合,你要我怎么配合,就怎么配合!
方言咧着嘴,笑得要多灿烂有多灿烂。
之后的两天,《牧马人》宣传一波接着一波,各大文学选刊密切关注、积极转载评论。
《文艺报》一连三天,就连编辑部主任也上阵,用“沐阳”的笔名发表评论文章,《在严峻的生活面前——读方言的小说之后》。
文坛老将们,也开始提携晚辈。
《爱国主义的赞歌——丁铃等评〈牧马人〉》、《质朴的美的开掘——漫评方言的小说〈牧马人〉》、《谈〈牧马人〉与反思文学》……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