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完全由特种合金构成的集成式战斗义体中。
保守估计,眼前这些士兵,的义体改造都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也就是说,除去了大脑与细小的神经系统之外,完全由机械构成。
他们的意识中依旧保留了自我意识与本能。但是在漫长的洗脑中,服从命令的优先级甚至要高于他们本身对生命的渴望。
再有便是他们身上的义体。
在之前的实战训练中,火炮也想尝试通过人数的优势完成对这些士兵的压制。但是很可惜,义体品质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制式的动能螳螂刀无法破防,轻型火力只能是留下一连串的弹坑与火。远程的狙击枪能够产生有效的伤害,但除非击中头部直接破坏大脑,否则的话便能够继续战斗并进行反击——身体完全由义体构成,不存在生理结构的损坏导致无法战斗。
在战术配合十分默契的情况下,火炮进行了三次实战训练。
其中,六街帮士兵人数为200人,亡命之徒强化士兵为6人的战斗小组。
“在同样的时间里,第一次实战训练的阵亡比为84/2。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威尔·火炮本以为六街帮士兵的数据能好看些,毕竟人数多,代表着可选择战术也更多。结果,阵亡比184/0。第三次,在演戏开始的三分钟后完成歼灭,亡命之徒无减员,0损伤。”
一边向阿姆斯特朗汇报亡命之徒相关的战斗情报。一边说着,威尔·火炮一边发自内心的感到惊恐——与兴奋。所谓的零损伤,并不代表亡命之徒没有受到任何攻击。而是指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攻击——即,受到的攻击都没能完成破防,并不会影响战斗能力。
在威尔·火炮的观察中,这些亡命之徒强化士兵在配合上已经不是一句默契就能够解释的了。
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就是一个人。
视野共享,总结出的战斗经验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