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用了同股针刺绣,颜色又比之前鲜活几分。
想不到一个村姑能有此巧思,他忖道。又因事及物,说道:“这和大夏丹青以‘色色调和’绘画花木的道理有些相通。”
原婉然道:“赵买办料中了,我便是由‘色色调和’想出这个主意。”
赵玦更加诧异,这村姑居然也懂丹青一道?旋即他想起她丈夫便是画师,两人恩爱,必定夫唱妇随,因此涉猎了丹青画理。
他落在绣地上的手微微屈起食指及中指。
原婉然见赵玦不言语,只当他仍不满意试绣成果,因此小心探问。
“赵买办可是觉得哪里不足?”
赵玦见问,收回手反剪身后,辞色一如往昔和气,“你做的很好,着手正式仿绣吧。”
“是。”原婉然欢喜应道,悄悄长出一口气——总算针法配色大致底定了。
_φ(-w-`_)_φ(-w-`_)作者留言分隔线_φ(-w-`_)_φ(-w-`_)
明天还有一更
1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豫让的故事流传很广,这边就不赘述了
2之前对“皮头”的解释是一层刺绣层次,后来觉得太笼统,因此引用百度百科的解释:指在每一刺绣小单位中,分批绣制出的层次
3出自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
4“色色调和”也被称做“笔中调色”
5两根绣线合穿一针这个作法出自刺绣名家沉寿《雪宦绣谱?绣要?妙用》,嫩叶配色也出自《雪宦绣谱?绣要?配色》:嫩叶则俏绿、中红合穿一针。两根以上绣线合穿一针占计也是沉寿领悟首创,因为她自述“潜心默会,乃合二叁色穿于一针”,如果此前就有这种作法,直接萧规曹随就行了吧?
至于婉婉因为赵野作画色色调和,生出两线合股的配色灵感,这节是我自己想的。如果写“潜心默会而悟”,虽然能让婉婉显得像沉寿这样的名家一般颖慧,但没什么戏剧性。后来我想到国画有色色调和这种调色法,让婉婉看赵野一笔蘸几色颜料画花叶,从而触动领悟,更贴合也能突显两人职业方面的人设,还写他们影响彼此
婉婉绣泰西绣画的情节在这章告一段落,这段情节虽然短,可是绞尽脑汁
如何以古人腔调谈刺绣和油画、如何将针法融入情节、思来想去才想到让婉婉看赵野用“色色调和”画画儿,领悟两线穿于一针的主意……以我的脑子,即使写完这段情节,写其它桥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